送交者: 明报 于 June 09, 2019 17:54:55:[新观察/xgc2000.org]
【明報專訊】數以十萬計身穿白衣的市民昨日頂着烈日,在「反送中 No Extradition to China」大幅橫額帶領下,從銅鑼灣維園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,反對政府修訂《逃犯條例》;遊行隊伍提前於下午2時許起步,龍尾至深夜10時才抵達政府總部,人潮由白天行至黑夜,掩蓋軒尼詩道逾7小時,駱克道也被佔滿。發起遊行的民陣表示有103萬人參與遊行,打破2003年七一大遊行紀錄,是回歸後最多人參與的遊行;警方則指高峰時有24萬人。遊行結束後,留守者今日凌晨企圖闖入立法會,與警察衝突。
明報記者
政府:尊重市民有不同意見
政府發言人昨晚透過新聞稿回應遊行表示,認同並尊重市民對廣泛議題有不同的意見,政府會繼續接觸各方及聆聽,透過冷靜和理性的討論,釋除疑慮。《條例草案》將於周三恢復二讀辯論。
遊行隊伍黃昏抵達政府總部後,部分遊行人士到即將舉行修例二讀辯論的立法會外集會,不時以雙手結成交叉,與大台司儀一唱一和︰「逃犯條例…」、「撤!」又展示喝倒采手勢︰「林鄭…」、「下台﹗」離場的市民則按大台呼籲,從添美道轉入添馬公園,圍立法會繞一周,預演周三「包圍」立法會行動才離開。
從後而來、連綿不斷的大批市民塞滿添美道,迫使警方開放迴旋處一帶所有行車線。金鐘傍晚不時落起陣雨,但市民繼續留守,年輕人撐起雨傘、席地而坐,亦有家長推着嬰兒車參與。據本報在遊行隊伍中做的現場民意調查,受訪的300多名遊行人士中,約32%表示昨天是首次參與遊行(見另稿)。
人龍滿10行車線 龍尾10時抵金鐘
遊行隊頭到達終點後,各區仍有絡驛不絕的市民才剛出發︰維園附近的天后地鐵站擠滿人潮,市民取道炮台山出發;於原起點維園等待出發4小時的最後一批遊行人士,於傍晚近6時半才步入高士威道;銅鑼灣崇光百貨、希慎廣場夾道都是穿著白衣、高叫口號的市民,警方下午4時終開放軒尼斯道東西行所有6條行車線,仍無法疏導人潮,駱克道亦罕有封閉東西共4條行車線予遊行人士;換言之,一度共有兩條街10條行車線均出現遊行人龍。龍尾晚上約10時許才抵達金鐘。
至昨晚10時,仍有後來的市民從灣仔遊行至政府總部,歷時7個多小時的遊行結束,民陣宣布有103萬人參與遊行,打破2003年七一大遊行紀錄,是回歸後最多人參與的遊行;警方則指最高峰時有24萬人,從維園出發的有15.3萬人;「香港發展中心」負責人雷鼎鳴估算,平均約19.9萬人參與遊行。
凌晨逾百示威者圖衝入立會
入夜後,香港眾志、學生動源呼籲市民留守,各處出現零星衝突,有留守者試圖衝出夏愨道,遭警方施放胡椒噴霧制止。至今日凌晨,逾百名示威者試圖突破警察防線闖入立法會,並與警員發生衝突和追逐,至截稿前衝突仍未平息。
(6‧9反修例遊行)
白衣同行 塞爆港鐵5站 一度飛站不停天后 市民炮台山「起步」
【明報專訊】昨午舉行的反對《逃犯條例》修訂遊行,民陣稱有103萬人參加,因人數眾多,維園草坪在原定3時起步時間前已爆滿,遊行提早於下午約2時多起步。大批白衣巿民擠滿香港站及金鐘站等,港鐵列車一度不停天后站,部分參與遊行者要改於炮台山或北角站下車,再前往維園,港鐵在銅鑼灣站、天后站、香港站及尖沙嘴等站實施人流管制。除了港鐵,不少參與遊行市民乘巴士過海,於銅鑼灣信和廣場對開的過海巴士站下車步行至維園。紅隧九龍過海巴士站亦見等候巴士前往銅鑼灣的人龍,龍尾排至紅磡站行人隧道;由於尖沙嘴港鐵站實施人流管制,不少市民轉搭天星小輪到灣仔,人龍排至香港文化中心。
大批市民昨身穿白衣,響應民陣發起的反修訂《逃犯條例》大遊行,由於參與者眾多,導致港島公共交通陷入「半癱瘓」,人潮東至炮台山,西至香港站,北至尖沙嘴一帶,其間最少5個港鐵站實施人流管制措施,更有港島線列車「飛站」不停天后。亦有市民乘搭小輪及巴士由九龍前往港島參與遊行,尖沙嘴天星碼頭人龍排至文化中心一帶,新巴及城巴亦加開班次疏導人潮。
明報記者
天后實施「只出不入」 人流倒塞站內
昨午約1時起,大批市民開始前往維園參與遊行,金鐘站月台逼滿人潮,市民要等候兩三班車才能上車。至下午2時起,港鐵先後在香港站、銅鑼灣站、天后站、旺角站、尖沙嘴站實施人流管制措施。其中接近維園的銅鑼灣站D1及E出口、以及天后站A1及A2出口,昨午一度「只出不入」,市民只准離開車站,不准進入;天后站更因出口外有太多市民,人流倒塞到站內。下午2時30分左右,一列往柴灣方向港島線列車亦因天后站人流太多,「飛站」不停天后直接前往炮台山。民陣因應有大批市民在銅鑼灣及天后站聚集,宣布提早半小時於下午2時30分起步。
隨着遊行開始,陸續有更多市民乘坐不同公共交通前往港島,有列車駛至旺角站後「站站停」,分別在旺角站及油麻地站停駛10分鐘,港鐵亦在尖沙嘴站實施間歇封閉,不准市民入閘。有不少市民更因應銅鑼灣及天后站塞滿人群,選擇到炮台山站下車前往維園。
天星碼頭人龍排至文化中心
除港鐵外,亦有市民坐過海巴士到維園,下午3時紅隧過海巴士站的人龍,排至紅磡站行人隧道。至於選擇「水路」前往的市民,亦要在尖沙嘴天星碼頭外排隊候船,人龍更由碼頭排至文化中心一帶。
至晚上7時半,因應部分市民完成遊行離開金鐘,港鐵在金鐘站實施「只入不出」措施,金鐘站C1及C2出口只供入站,以方便乘客離開。及至晚上10時許,港鐵宣布取消所有人潮管制措施。
新巴及城巴發言人表示,為疏導乘客由九龍前往港島,下午4時安排數輛巴士由紅隧巴士站接載乘客前往港島,包括新巴112號線及102號線;新巴城巴亦有職員駐守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,密切留意交通情况。
港鐵發言人表示,由於昨日維園有公眾活動,車站人流遠高於平常假日,基於乘客安全考慮,一些繁忙的車站需因應情况,實施特別人潮管理措施,包括安排乘客分批進入車站月台;其中因天后站外有太多市民,令人流倒塞站內,為安全起見,港鐵安排個別列車不停天后站。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表示,港鐵昨在金鐘及柴灣車廠已安排後備列車應對人潮,但因不少列車擠滿人導致難以關門,令列車需更長時間才能開出。
(6‧9反修例遊行)
泛民:除撤回無他選 建制:會要求政府定期交報告
【明報專訊】對於百萬市民就修例參與遊行,多名民主派都評估,爆發點源於政府漠視民意,以及建制派不按正常程序在法案委員會處理修例。不少建制派昨重申支持修例,有建制派稱若修例獲通過,會要求政府定期向立法會交報告。
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,今次遊行為單一議題,仍有甚多人參加,反映嚴峻管治問題,相信政府除撤回修例外無其他選擇。他評估多人參與遊行因素之一,是建制派粗暴處理法案委員會。議會陣線毛孟靜相信,政府傲慢、稱反對修例者「不理解」是推高人數主因。民主黨表示,特首林鄭月娥已失去管治香港的公信力,必須立即撤回修例、問責下台。對於政府回應遊行的說法,該黨尹兆堅批評林太才是真正「鴕鳥」,主流民意清晰仍要硬闖。會計界梁繼昌相信,遊行人數眾多是因事涉港人切身利益;料民主派在當中努力阻撓,以及不少法律界學者、政團發聲亦是原因。
民建聯、新民黨、經民聯及自由黨,昨晚分別發稿重申支持修例,民建聯要求政府將個人權利保障等寫成清晰文本,向立法會提交,並作政策聲明及定期向立法會匯報條例實施狀况。新民黨表示鑑於市民表達強烈關注,要求政府在修例通過後定期向立法會交報告,匯報最新執行情况,包括是否符合普通法人權、自由保障原則等。經民聯稱會繼續支持政府將修例提交立法會審議,並稱政府早前提出6項額外措施,有助加強各界信心。
工聯會黃國健說,人數眾多意料中事,相信政府在修例上已經「無得退,除非有建制派議員臨陣腳軟令政府不夠票」。黃稱從新聞看到遊行市民訪問,訴求並不在條例本身,主要是「疑中、抗中、反中」等政治問題,政府如何修改條例也不會改變看法。他相信人數不會對建制派帶來很大壓力,評估參加者原本都非建制派支持者。
(6‧9反修例遊行)
政府:繼續解說 周三恢復二讀 凌晨警民衝突 口罩人擲鐵馬
【明報專訊】民陣反修訂《逃犯條例》大遊行昨晚10時許結束後,仍有不少遊行者在金鐘政府總部外留守示威,並一度與警方對峙。及至凌晨零時開始,逾百名戴上口罩的人先後在立法會示威區外,兩度嘗試衝入立法會,與警方衝突,警方舉紅旗及施放胡椒噴霧,有人以鐵馬及鐵枝擲向警員,亦有人被警員拘捕,現場留下點點血迹,衝突至本報凌晨截稿前仍未平息。而衝突前,政府發新聞稿表示,會繼續解說釋除疑慮,但重申「《條例草案》將於6月12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」。
明報記者
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永祥凌晨零時30分會見傳媒表示,強烈譴責在立法會範圍內的暴力行為,稱有示威者使用鐵馬、鐵枝及其他雜物襲擊警員,並蓄意破壞立法會的車閘及其他財物,亦有警員受嚴重傷害,警方在多次警告無效下,曾使用胡椒噴劑、警棍等控制現場情况;他重申警方絕不姑息並會嚴肅跟進漠視法紀的行為。警方向主辦單位批出的不反對通知書列明,公眾集會限期於昨晚11時59分結束,表示凌晨零時開始在夏愨道、政總或立法會範圍內的公眾集會,都屬非法集會。
香港眾志發起留守 要求與林鄭對話
昨日入黑後,香港眾志晚上8時先發起留守行動,要求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話;「學生動源」呼籲市民包圍立法會,有遊行者於夏愨道要求警方開放行車線,有人衝出馬路遭警方以胡椒噴霧制止;亦有手持「學生動源」旗幟、戴口罩的示威者聚集,警方於夏愨道近統一中心一條行車線放置衝鋒車、並出動防暴警察戒備。晚上9時左右,非遊行路線的中環遮打花園有垃圾桶起火,未知是否與遊行有關。
警舉紅旗 施放胡椒噴霧
晚上10時起,約1000名示威者分別留守夏愨道、政總及立法會示威區外,警方於晚上11時許先到夏慤道清場,恢復西行線行車,留守夏慤道的市民陸續散去。政總及立法會範圍內的示威者繼續與警方對峙。
至凌晨零時開始,現場氣氛轉趨緊張,有逾百名戴上口罩的示威者嘗試衝擊立法會示威區防線,搬起鐵馬擲向立法會門外,並呼籲其他示威者增援。警方舉起紅旗呼籲示威者停止衝擊,但現場情况逐漸混亂,警方一度使用胡椒噴霧及警棍驅散,雙方激烈衝突,有警員受傷,血流披臉。至凌晨零時30分左右,立法會示威區更曾出現一股白煙,疑是示威者噴發手持的滅火筒。
凌晨1時許,警員及示威者繼續對峙,示威者拉起鐵馬封鎖龍和道東西行線。記者目擊立法會近中信大廈的迴旋處有人被抬上救護車。至本報截稿前,衝突仍未平息。
政府呼籲立會和平理性審議
在衝突前,政府發言人昨晚約11時發新聞稿回應大遊行,表示留意到參加遊行人數雖多,卻大致上和平有序;香港作為自由、開放和多元社會,政府認同並尊重市民對廣泛議題有不同意見。政府已多次解釋修例原因,根據過去數星期經驗,相關官員親身解說有助消除誤解,政府會繼續接觸各方,透過冷靜和理性討論,釋除疑慮;但政府重申,「《條例草案》將於6月12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」。
發言人強調,修例是因應台灣殺人案提出;只涵蓋判處7年或以上的嚴重罪行;罪行不涉及集會、新聞、言論、學術自由;以及有行政和司法把關4項要點。政府在過去4個月聆聽不同意見,政府亦提出兩次修訂,以增加額外保障;政府續呼籲立法會以平和、理性及尊重的態度去審議條例草案,以確保香港適合居住及營商的安全城市。
(6‧9反修例遊行)
拆局:指形勢不同03年 劉兆佳:政府無撤回理由
【明報專訊】面對「103萬人大遊行」,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,現今香港及中國形勢與2003年七一大遊行時大不相同,政府現階段「看不到有退(撤回方案)的任何理由」。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則表示,昨日遊行是回歸後人數最多,且跨界別市民參與,嚴重打擊林鄭月娥政府管治威信,甚至令政府日後出現管治危機。
昔董「孤軍作戰」 今京憂港成反中基地
於2003年七一大遊行期間任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的劉兆佳表示,現今情况與當年不同,認為遊行人數難令政府撤回方案。他分析,2003年中央未對「23條」有明確表態,令自由黨田北俊有空間「變節」,時任特首董建華在「孤軍作戰」下不得不撤回。其二是當年中國面對的國際形勢較佳,但今日中國既要面對美國及其盟友圍堵,更擔心香港成為外部勢力的反中基地;對港府而言,能否修例是「管治能力」的表現,無論在港府還是北京眼中,「看不到有退(撤回方案)的任何理由」。
蔡子強:遊行嚴重打擊政府威信
蔡子強則說,昨日遊行涵蓋不同市民,「年輕人回來了,亦有很多中間派市民參與,而且是跨界別,有小市民,亦有專業人士等」,認為今次遊行已嚴重打擊政府的管治威信,建議林鄭月娥審慎考慮辭任行政長官,否則未來的管治將愈加困難。
明報記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