侮辱人格的“感恩”文化


所有跟贴·加跟贴·论坛主页(分页)

送交者: OamOam 于 September 06, 2007 13:26:59:[新观察/xgc2000.org]

美国前参议员总统候选人John Edward在回答记者提问最憎恨什么,答案是condescending,即以恩赐者姿态待人。在社会文高度发达的今天,恩赐者姿态如此招人鄙视是因为它违反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。

“受助大学生被要求上台和跳舞──配曲是《感恩的心》”,这样恶心的事竟然大张旗鼓大肆宣扬。社会分配地理差异个人机遇造成贫富悬殊,归根结底贫穷是个社会问题。贫困生应该理直气壮地喊出”贫穷不是我的错。”

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,53.9%的受访者赞同索取感恩的做法,看来中国人的平等意识还差的很远。其实将心比心就不难理解,如果你是被资助者,要你说感恩话唱感恩歌,你会怎么样?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难怪“好几个同学说着说着就哭了,一名女生当场放弃了资助”。 古人素来就有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,“一句谢谢”并不难,可是要他们出卖人格与尊严就等于要他们的命。

中国的“感恩”文化畸形极甚,”涌泉相报“ 极致到“郭解烹子”,“割股疗亲”不可不说是中国特色,它践踏了人格,性,人伦,人权。

把扶贫的社会责任分摊到资助人身上是政府工作不完善,向受助者索恩是资助人的肤浅,要求说感恩话唱感恩歌是混淆感恩的概念。真正的涌泉相报应该是指这些贫困生毕业成材回报社会。




所有跟贴:


加跟贴

笔名: 密码(可选项):

标题:

内容(可选项):

文章类别:原创 转贴 发送转贴请选择转贴按钮,否则转贴将会被删除,转贴须知
URL(可选项):
URL标题(可选项):
图像(可选项):


所有跟贴·加跟贴·论坛主页(分页)